盐窝名人堂
信息发布者:
gyt201 2019-04-16 09:58:35 原创
盐窝的由来
盐窝镇地处山东省北部的黄河三角洲,位于利津县中部,据传,元代时有一鲍氏定居在大清河西岸,后形成村落。因这个村子地处洼地,而得名“鲍家窝”。明洪武二年,山西省洪洞县移民迁此落居,村庄迤西发展。 当时,鲍家窝周围尽是晒盐滩,也是古老的水旱码头,出产食盐很多,居民以晒盐为生,盐场在此屯盐,并经大清河外运,故人们称这里为“盐墩”,又称“盐窝”。 清初,这里设立了集市,清中期盐业迅速发展,客商纷至沓来,形成了繁华街店,又名“盐窝街”。到清道光末年又分为东街和西街。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清光绪初年,黄河在此决口泛滥,冲毁东街,居民北迁河堤,易名东盐窝;西街与之对应,取名为西盐窝。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黄河在薄家庄决口改道(迤西北老鸹嘴入海),冲毁盐窝东部,居民纷纷迁至西盐窝北侧,取名为新盐窝(今新村)。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东盐窝分为盐窝中村和盐窝东村。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西盐窝改为盐窝西村。 1958年2月,成立了盐窝公社属利津县。1958年11月改属沾化县,1961年复归利津县。1963年盐窝公社改为盐窝区,1968年又改为盐窝公社,1984年置盐窝镇。我为是一个盐窝人感到骄傲,虽然我的家乡不比城市的繁华,却比任何地方温馨!
盐窝名人
尚五(1877—1951年),原名,艺名尚明五、尚笑五,利津县盐窝镇东村人。尚五自幼聪颖,记忆过人。少年时代在本村私塾求学数年,读过《诗经》、《易经》,并喜读古典文学作品。因家境贫寒,14岁辍学,后从师习说评书,并自成一派。始在当地从艺,继赴惠民、滨县、沾化、无棣等县演说评书。在鲁北各地颇有名气,与济南的傅泰臣、济宁的张善仰同。为山东评书的代表人物。
1928年,尚五因患眼疾赴济南治疗,医治无效致双目失明,遂落脚济南,设馆演说评书。数年后由济返回利津,继续到各地说书。
尚五富有民族气节和正义感。他一生不仅凭借自己的艺术才能演说古书,抨击贪官污吏和卖国求荣的奸臣,颂扬爱国英雄和清官义土,并以自己的节操维护民族尊严。1940年,盐窝据点的日伪军,多次邀请乃至恫吓尚五,要他到据点说书,他始终未去,他说:“我虽不及岳元帅领兵抗击外侮,但决不能丢失民族气节让后人唾骂!”
尚五说书,口齿清楚,嗓音圆正,抑扬顿挫,富于韵律,其特点是:善能汲取戏曲手法表演人物;讲古论今,敷衍故事,夹评夹议,情趣横生,尤以针砭豪强污吏堪称入木三分。且注重说书与表演相结合。说到壮阔处象大河磅礴,说到细微时犹如溪水融融,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擅长演唱书目有《说岳》《杨家将》《包公案》《聊斋》《三国演义》《水浒》等。
尚五晚年收徒传艺,毫无保留。山东曲艺界对尚五演说艺术给予了较高评价,称他是鲁北著名的评书艺人。1951年病故,终年74岁。
张鹤亭山东省利津县民主人士)张鹤亭(1895~1981.12.15),又名张汝乐,山东省利津县盐窝镇前左村人,生于农民家庭。是县内知名民主人士。人物生平张鹤亭秉性刚直,举止文雅。早年喜读诗文,擅长书法,从事教育大半生。9岁起苦读私塾10年。1914年在本村任教。任教期间,因他对家境贫寒的子弟关怀备至,又加治学严谨,博得人们的称赞。1922年入利津师范讲习所,结业后相继在本村和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任教。1935年,利津城教育界社会风气败坏,张鹤亭愤然辞去一高教员职务,回乡自办学校,在三区创办刘庄完小。由于他的努力,该校在当时颇有名声。1937年冬,日军侵占利津城,学校停办,张鹤亭隐居家中,攻读医书,为群众治病。大事件
1942年,处于抗日斗争艰苦岁月,张鹤亭应邀参加垦区行政委员会召开的地方开明士绅进步人士座谈会,开始接触党的抗日工作人员,聆受革命教益,明晓党的抗日救国政策和主张。自此他以教书作掩护,不怕风险,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43年,垦利县抗日工作人员进入利三区开辟敌区工作时,他家成为我党政军干部的秘密活动场所和联络点。张鹤亭多次掩护抗日工作人员化险为夷。1943年夏季的一天,赵景、张玉等几名抗日工作人员在他家开会,突遇日伪“清乡”,张鹤亭遇险不慌,婉言应付敌人搜查,掩护革命同志脱险。
1944年利津解放后,张鹤亭当选为渤海区参议会议员,后又被选为县参议会议长,并任城关完小校长、文教科副科长、教育局副局长等职,历任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被选为县一至八届人大代表。
抗战胜利后,在修建县烈士祠时,张鹤亭带病为烈士碑书写碑文。大参军运动中,他动员亲属及本村、邻村的青年多人参军参政。土改中带头献地献产,并为开展利津县的统战工作和发展利津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张鹤亭晚年多病,卧床不起,双目失明,仍关心国家大事。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他赋诗庆贺。1981年12月15日病逝于利津城,终年86岁。
1981年12月17日,中共利津县委根据他生前多年的遗愿和要求,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李毓祯李毓祯(1914年8月--1941年10月) 利津县盐窝镇十六户村人。幼年时期,家境贫困。13岁随父离家去济南上学,先入济南第一师范附小,后到济南育英中学就读。期间,他阅读进步书刊,受到革命思想熏陶。1932年8月,在济南育英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他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学校进步活动和爱国学潮斗争。
李景华(原解放军第二炮兵五十四基地政治委员)
李景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五十四基地原政治委员。利津县盐窝镇鲍王庄人
李景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五十四基地原政治委员。利津县盐窝镇鲍王庄人, 1958年1月至1961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一〇五团战士、文书、文教干事;1961年至1966年在长春地质学院学习矿产地质及勘探专业;1966年至1967年任工程兵工程技术总队四大队技术员、指导员、干事;1976年至1980年任工程兵技术总队五大队政治处主任、副政委、政委;1981年起任工程技术总队政治部主任;1983年至1990年任解放军第二炮兵五十三基地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1990年至1999年任第二炮兵指挥学院政委,第二炮兵五十四基地政委。少将军衔。1999年退休。
张盛茂海军第三实验区原副政治委员。利津县盐窝镇新河北村
1960年7月入伍,历任烟台海军专科学校新兵营班长、维护营班长,营连干部文化教员,政治部保卫处、军务处、干部处工作员,校务部书记,高炮一连副指导员,培训大队政治干事,锦西海军试验基地对接大队政治处副主任,海军试验基地第三实验区三三0所副政委、政委,海军第三试验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海军第三试验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97年6月退休。
张盛茂曾荣立三等功3次,获先进荣誉称号多次,受海军部队与河北人民政府嘉奖多次。1987年5月至1997年3月任河北省第七届、八届人代会代表。曾担任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其编写的《三讲教材》被河北省评为优秀政治教材。
刘茂江刘茂江,海军中国蒿海青岛实业公司原党委书记。利津县盐窝镇刘村人,1948年1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2月入伍,历任班长、排长、干事、指导员,团组织股长、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海军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党委书记,海军中国蒿海青岛实业公司党委书记等职。刘茂江任38533部队团政治委员、党委书记期间,荣立集体二等功,获海军先进党委荣誉称号。《解放军报》曾以《坚强的党委,过硬的部队》为题对其进行了长篇宣传报道。刘茂江被评为海军部队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受嘉奖多次;三次出席海军后勤部党代会,一次出席海军党代会。
王泓昀王泓昀,原名王洪云,利津县盐窝镇鲍王庄村人,1956年1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山东滨州市环境保护局流域环境管理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1972年12月参加工作,在利津县店子卫生院任司药;1974年12月入伍,在山东省军区独立四营、惠民军分区卫生科先后任战士、卫生员、军医、医师等职,期间在济南军区军医学校学习两年。1988年1月转业到滨州市环境保护局工作,先后任监理员、工程师、总工办主任、高级工程师、综合科科长。期间在山东省委党校经营管理科学习两年。现任流域环境管理办公室(六河水变清)主任、高级工程师。
王泓昀曾在国家级及省级报刊发表论文13篇,其它文章40余篇。获山东省和滨州地区环保局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和优秀奖各1次;获滨州市科技星火一等奖、科技成果二等奖各1次;受部队师团级嘉奖3次;被山东省环保局及滨州市委、市政府、人事局9次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下派干部”等荣誉称号。
程荣增程荣增济南军区审计局处长。利津县盐窝镇南洼一村人,1963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入伍,1984年8月至1986年8月,在济南陆军学院学习;1986年9月至1987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5560部队任助理员;1987年9月至1989年7月,在武汉军事经济学院学习;1989年8月至1992年6月,在55540部队财务处任助理员;1992年7月至今,先后任济南军区华丰物资供应站副站长,军区企业管理局审计处助理员,军区审计局副营、正营、副团职审计员、副处长、处长。他撰写的审计理论文章多次获全军一、二等奖。荣立三等功1次,受嘉奖多次,并被济南军区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荣立忠利津县盐窝镇黄西村荣立忠在部队期间立三等功1次,受嘉奖11次,被济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表彰为优秀保卫干事、预防犯罪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安全季先进个人。曾出席济南军区联勤部第九次党代大会。荣立忠 济南军区72483部队政治处原主任。利津县盐窝镇黄西村人,1963年10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入伍,在济南军区后勤部修理连任战士、文书;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济南军区陆军学校学习;1985年7月起在济南军区后勤部沂源药材仓库任排、连、副营职干事;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在济南军区野战输油管线队任政治教导员、党委书记;2000年1月至2003年9月在济南军区72483部队任政治处主任(副团级);2003年9月转业到东营市水利局工作。
左吉祥左吉祥,重庆市万州区交通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利津县盐窝镇人,1945年11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左吉祥曾参加万县长江大桥的施工建设及科研工作,被评为全国科技一等奖,并多次出席交通部举办的万县长江大桥全国桥梁专家技术研讨会。2001年被人事部、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70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四川省梁平县工业交通局办事员,梁平县交通局局长、党委书记,万县地区航运处党委书记,万县地区交通局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重庆市万州区交通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
点赞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